首页

ts视频大全

时间:2025-05-29 22:34:32 作者:天问二号任务发射圆满成功 中国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 浏览量:27719

  5月29日1时31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Y110运载火箭,成功将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发射升空。火箭飞行约18分钟后,将探测器送入地球至小行星2016HO3转移轨道。此后,探测器太阳翼正常展开,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李佳悦 制作 王宁)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文博日历丨好物出和田!愿你走过山海一片“毯”途

中国古代天文学相当发达。欧阳自远说,为了观测日月星辰的天象变化,相传黄帝设灵台,夏朝建清台,商代筑神台。早在2300多年前,诗人屈原就发出了“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的“天问”。秦汉时期,司马迁《史记》中的《天官书》可称得上中国最早的天文学百科全书。明代徐光启吸收西方先进天文学知识,对中国传统历法进行改革,编纂《崇祯历书》,使我国天文学汇入世界天文学发展的潮流。近代,我国天文学家孜孜求学、身体力行,中国现代天文学开始起步。1934年紫金山天文台建成,成为我国第一座现代天文台。新中国成立后,紫金山天文台获得新生。北京天文台、上海天文台、国家天文台相继成立。

北京纪实影视周重要活动—-科普视听创作者大会在京举行

2014年5月,总书记来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参加少先队主题队日活动。他走进藏书阁,倾听学生们朗诵《弟子规》和《少年中国说》,感慨道:“我现在能脱口而出引用古诗典籍,很多都是小的时候背诵的,终身受益。”

加拿大温哥华岛附近海域测得四次地震 最高震级超过6级

——双方认为,气候变化及其引发的自然灾害是全球挑战,需要各国按照公平、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携手应对,共同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和《2015-2030年仙台减轻灾害风险框架》全面有效实施。发达国家要进一步落实对发展中国家在资金和技术转让等方面的承诺,帮助其提升应对能力。双方强调包括通过气候适应和减少灾害风险等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性,一致同意最大程度降低气候变化影响以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韧性。双方并认为,打压他国绿色产业发展只会阻碍全球绿色转型进程。

姜明委员:科学分析 守护“黑土粮仓”

走进浦城县石陂镇案山下村记者看到,千亩再生稻田披着金黄色的外衣,稻穗随风摇摆,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与此同时,今年的冬种油菜移栽种植工作也同步进行。翻耕、起垄、施肥、播种,六台机械轮番接力,不一会儿又种满了油菜苗。据了解,从10月中旬开始,当地种植户就一边收割再生稻,一边播种油菜。与以往种植单季稻相比,每亩可降低成本500元左右。

民生现代美术馆“文明的源起”在京开展 一站式探秘十三大文化遗址

本届世园会首次采用“1个主会场+4个分会场”模式,除了成都市温江区突出川派盆景,位于郫都区、新津区、邛崃市的分会场还将分别从花卉产业、农艺博览、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演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图景。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